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房产汽车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别了,工人村

    信息发布者:兴旺17054057388
    2017-04-11 20:05:52   转载

    别了,工人村

    221

      

    腾讯·大辽网新闻中心 出品



    这片按照前苏联设计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区,红砖白顶的楼房整齐排列。这里曾是新中国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象征,以楼上楼下、电灯电话闻名全国。

    图文/白德彰 夏铭阳 刘思羽(如需转载本栏目图片及其文字 请注明来源腾讯大辽网)




   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铁西区,工厂连成一排,烟囱林立。那时人们说,无论人们从哪个方向进入沈阳,都会看到冶炼厂的3座大烟囱。这3座高达百米的烟囱,就是沈阳人“回家”的标志。


    如今,这里宽阔的马路仍然有着“建设”、“保工”、“卫工”一类的名字,但当汽车驶入这个曾经在国家战略中占据显赫位置的重工业区时,烟囱大多已经不见,当年繁盛的工人村也正在被人遗忘。


    1952年9月23日,根据“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的生活”的指示精神,沈阳市人民委员会开始在铁西区西南部的一片菜地上建设住宅,将其命名为工人村。这片按照前苏联设计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区,红砖白顶的楼房整齐排列。当年最光荣自豪的工人阶级们,骑着二八单车、挂着铝皮饭盒、拨弄着叮当作响的车铃,鱼群一般穿梭其中。


    1985年工人村由盛及衰。常年居住于此的沈阳人也说不清,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,在这个曾经被称为“共和国长子”、“东方鲁尔”的重工业城市,都市化进程几乎已经完成。在铁西区,房地产上再随处可见的巨幅广告板上写下“做你生活的设计师”。


    在四周林立的高楼中,疾走的人们已顾不上工人村低矮的楼房。许多人搬离这里,也有人留下。一些楼被重新粉刷,还有一些破损、拆掉,还有的墙体残破不堪,可顶楼倔强地被砌上了第四层、第五层,显得既笨拙又束手无策。


    工人村,就像一条时光隧道,尽头是重工业基地为这个时代留下的鎏金背影。


    2007年,铸造厂浇铸完最后一炉铁水,退出历史舞台。其中的第一车间被保留下来成为铸造博物馆。这个始建于1939年的大厂曾是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,年产量达38500吨; 2003年铁西工人村开始改造,过程中保留了“工人村生活馆”,保留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人生活的场景。


    对经历了工人村辉煌的亲历者来说,旧时光里的点点滴滴,在高速变转的现代生活里已无足轻重,但工人阶级的骄傲与光荣却依然紧锁在深刻的皱纹里。那个时代可以消逝,但不该被遗忘。


    坦坦荡荡的历史经得起回望。历史的车轮总是波浪前行,在时光中起落,在航行中沉浮,然而在痛苦中抉择,在守望中担承,在困境中绝地再起,才是真正的工人精神,也是铁西工业脊梁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